胆囊息肉是指胆囊粘膜长出各种隆起物的总称,可分为良性、恶性两大类,多见于中青年,大多数人并无症状而是健康体检时发现的,少数人可感右上腹部不适,如同时有胆结石或胆囊炎,也可有二者的症状。
发现与诊断胆囊息肉主要靠B超检查,但B超检查难以区分息肉的良、恶性,要进一步定性,可选择下列检查方法一:彩色多普勒、声学血管造影、超声内镜、CT或病理活检。
区分胆囊息肉良、恶性是诊断的关键,病理诊断固然是金标准,但往往手术后才能得出,手术前需要参考临床、B超资料作出初步判断。一般来说,B超根据影像特征认为息肉是炎症性、胆固醇性、多发性的,良性可能性大;单发直径大于1cm、年龄在50岁以上、随访过程中息肉逐渐增大、B超影像有腺瘤特征以及伴有胆结石的息肉等,恶变可能性大,且阳性项越多,恶性几率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初步诊断为良性息肉的,也不是一劳永逸,应该定期B超复查,动态观察其大小与影像特征的变化。
那么哪些胆囊息肉应该考虑手术治疗呢?具有下述指症之一者,应考虑尽快手术治疗:
1、有久治不愈的消化不良或胆绞痛症状。
2、随诊中息肉逐渐增大。
3、中青年患者息肉直径大于0.8cm。
4、老年患者息肉直径大于1.0cm。
5、B超显示息肉基底较宽者。
6、B超显示系腺瘤者。
7、合并有胆囊结石和/或胆囊壁增厚者。
8、胆囊完全丧失功能者。
9、其他疑有癌变症像者。
上一篇: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治疗吗?
下一篇:冬季如何预防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