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院简介医院动态科室系统门诊排班专家风采楼层分布领导风采信息中心就医指南医院环境医院荣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健康教育 > 正文

莫让中风致了残!——2024年第34个全国助残日宣教

更新时间:2024-05-11 16:36:00   点击:

 全国助残日(National disability day)。是中国残疾人节日。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动。
2024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了解残疾与中风】
残疾,是身体、心理、认知或感官等方面的长期障碍,影响着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而中风,作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疾病,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认识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医学上名为“急性脑血管病”。它是由于脑供血动脉突然阻塞或破裂导致的脑部疾病。病因复杂,表现多样。中风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类:1.缺血性卒中:以脑梗死为主;2.出血性卒中:以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居多。
【中风后的阶段分期】
中风病的病情发展可分为以下阶段:1.急性期:通常在发病后1-2周,以病情稳定为标志;2.恢复期:症状稳定,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约在急性期后半年;3.后遗症期:一般在发病半年后。
【功能障碍的影响】
中风后常遗留各种后遗症和功能障碍,长期卧床还会引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1.麻木:四肢无感,针刺无反应;2.瘫痪:一侧肢体和面部肌肉运动困难,伴随视野缺损;3.失语: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丧失;4.失用:无法正确感知周围事物,行动目的性缺失;5.容颜异常:口唇下垂、移位、变形,俗称“歪嘴”;6.精神和智力残疾:性格改变、记忆力下降、悲观抑郁。
【康复训练的意义】
中风病患病率居高不下,致残率高达80%以上。中风后的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康复技术的进步,康复治疗成为中风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康复训练,残疾可以减轻甚至恢复,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也才有可能得以重建。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

上一篇:“三减三健”从我做起!一文读懂“做什么、怎么做”
下一篇:【健康科普】全民营养周 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