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院简介医院动态科室系统门诊排班专家风采楼层分布领导风采信息中心就医指南医院环境医院荣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健康教育 > 正文

科普:人体器官捐献常见问题

更新时间:2023-10-31 11:04:00   点击:

 
Q1:究竟什么是人体器官捐献?
 人体器官捐献就是当一个人被诊断脑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时,基于个人生前的意愿且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人体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Q2:成为志愿登记者,一定能实现捐献意愿吗?
 当生命离去时,原则上没有传染病和恶性肿瘤都可以捐献,最终能否捐献由医学专家评估确定,并要尊重家属的意愿。
 
 
Q3:什么情况下可以器官捐献?
 1.经医学判定生命不可挽救;2.经医学评估器官可以供移植使用;3.生前没有表示不同意器官捐献;4.家属(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一致同意捐献器官;5.有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
 
Q4: 人体哪些部分可以捐献?
 当生命离去时,经评估功能良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胰腺、小肠等器官可以捐献。此外,眼角膜、皮肤、骨骼、血管、神经等组织可以捐献,遗体也可以捐献。
 
Q5: 器官捐献与遗体、角膜、组织捐献有何不同?
 遗体捐献对捐献者生前身体状况基本没有要求(恶性传染病除外),捐献者去世后及时通知红十字会协调遗体捐献事宜。
角膜捐献要求无全身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白血病)、传染病(如乙肝)等,捐献者去世后及时通知红十字会协调角膜捐赠事宜。
 器官捐献对捐献者生前状况、时间和技术有严格要求,捐献前需要进行伦理及相关医学评估。需在达到捐献状态时(经医学判定生命不可挽救)及时通知红十字会协调器官捐献事宜。
 
Q6:捐受双方是否可以了解对方信息?
根据国际惯例及我国现行政策,在捐献者和接受者之间采用双方互不知晓信息的“双盲原则”。如果捐献者家属或接受者需要,并经对方同意,相关工作人员可在“捐”与“受”之间传递关怀。因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工作需要,并经人体捐献管理机构征得捐受双方同意,可在特定的场合下互相见面,但不提倡捐受双方建立直接的联系。
 
 
Q7: 捐献完成后还会做哪些后续工作?
 向捐献者家属颁发荣誉证书。捐献者家属可以接受来自社会的人道慰问和困难救助。
 

上一篇:全国残疾预防日丨预防疾病致残,共享健康生活!
下一篇:安全科普丨普及食品安全——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

友情链接